宇航研究院智能装备研发:技术创新,引领装备升级

智能装备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载体,其技术先进性与性能稳定性直接决定制造企业的生产水平。宇航研究院聚焦智能装备核心技术研发,打造 “高精度 + 高稳定 + 高智能” 的智能装备体系,涵盖工业机器人、智能检测设备、自动化生产线、智能物流装备等多个品类,为制造业提供核心生产装备支持。​

智能装备研发亮点突出:一是核心技术领先,攻克机器人运动控制、机器视觉识别、高精度定位、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,自主研发的六轴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达 ±0.005mm,处于国内领先水平;智能检测设备集成多传感器融合技术,检测精度与速度远超行业同类产品;二是定制化能力强,可根据企业生产工艺、产品特性、场地条件等需求,定制专属智能装备,例如为特殊行业定制的防爆型自动化装备、为精密制造定制的洁净室智能装备等;三是可靠性优异,所有智能装备均经过严格的环境测试、老化测试与性能测试,可在 – 10℃~50℃环境下稳定运行,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(MTBF)达 20000 小时以上;四是智能化程度高,集成物联网、人工智能技术,支持远程监控、故障预警、自主调度与工艺参数自动优化,实现装备的 “自感知、自决策、自执行”。至今,已自主研发智能装备超 50 种,获得装备相关专利 80 余项,年销量超 1000 台 / 套,成为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的标杆企业。

产学研融合是打通 “技术研发 – 成果转化 – 产业应用” 闭环的核心路径,也是宇航研究院持续创新的重要支撑。宇航研究院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、龙头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构建 “高校科研 + 研究院转化 + 企业应用” 的创新生态。​

产学研融合亮点突出:一是合作网络广泛,与东南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江苏科技大学等 20 余所高校共建 “智能制造联合研发中心”,与中科院自动化所、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,整合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,聚焦行业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研发;二是人才联合培养,与高校共建博士后工作站、研究生培养基地,开展 “订单式” 人才培养,为制造业输送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,累计培养专业人才超 2000 名;三是成果转化高效,建立 “中试基地 + 产业孵化器”,为高校科研成果提供中试验证、工艺优化、市场化改造等服务,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,累计转化高校科研成果 90 余项,转化成功率达 85% 以上;四是行业共性技术攻关,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,针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共性技术瓶颈(如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、智能算法优化、数字孪生应用等)开展联合攻关,已完成 20 余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,填补多项行业技术空白。通过产学研融合,宇航研究院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核心平台。

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 “神经中枢”,其自主可控性与适配性直接影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。宇航研究院聚焦工业软件自主研发,打造 “适配性强 + 易用性高 + 功能全面” 的工业软件体系,涵盖 MES 生产执行系统、WMS 仓储管理系统、APS 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、数字孪生平台等核心产品。​

工业软件研发亮点突出:一是适配性广泛,针对不同行业、不同规模企业的生产特点,开发通用型与行业专用型工业软件,通用型软件支持模块化配置,行业专用型软件深度适配汽车、电子、新能源等领域的生产流程,可与企业现有 ERP、PLM 等系统无缝对接;二是易用性优化,采用轻量化设计与可视化操作界面,降低企业员工使用门槛,同时提供定制化培训与操作指导,企业上线周期比行业平均水平短 40%;三是功能全面强大,MES 系统涵盖生产计划、工序管理、质量管控、设备管理、数据追溯等全模块,支持实时数据采集、分析与报表生成;数字孪生平台可实现生产过程的 1:1 虚拟仿真,支持工艺优化、故障模拟与生产预测;四是自主可控安全,核心算法与代码完全自主研发,避免国外软件 “卡脖子” 风险,同时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,确保企业生产数据安全。目前,已为 500 余家企业提供工业软件服务,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管理数字化、决策智能化,成为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。